中国侏罗纪标本改写哺乳动物生命树演化结构-新闻中心- 内蒙古自然博物馆
位置信息: 首页 > 要闻动态 > 博物馆动态 > 新闻中心

中国侏罗纪标本改写哺乳动物生命树演化结构

发布时间:2024-04-19 17:34

    经过三年的通力合作,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内蒙古自然博物馆、云南禄丰自然资源局和楚雄化石研究中心,以及美国自然博物馆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博物馆等单位人,在对产自内蒙古燕辽生物群中国云南禄丰侏罗纪哺乳动物的研究中,报道了两种侏罗纪哺乳动物化石,揭示了哺乳动物最早的牙齿分化、中耳和颌关节的转化过程。在从爬行动物到哺乳动物的演化过程中,有两个最为重要的形态和功能变化,表现在牙齿从简单到复杂以增加食物的摄取能力,下颌头骨关节变为中耳听骨组合以提高听觉效力。

研究人员对来自内蒙古自然博物馆的标本进行了深入研究,表明这两件标本产自内蒙古道虎沟中侏罗世(1.68-1.64亿年前)建立了蜀兽的一个新属种周氏近柱齿兽。根据完整的牙列、咬合关系和牙齿序列同源性的证据,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蜀兽的假磨楔齿实际上与另一种已灭绝的哺乳动物柱齿兽的臼齿模式是同源的。由此新建了一个超目级分类单元:柱齿形兽,包括柱齿兽和蜀兽目。新的系统发育关系也对单孔类(现生动物代表如鸭嘴兽等)的起源提出了新的观点,改写了哺乳动物生命树早期演化的结构。该研究有力地支持了哺乳动物中耳渐进演化的观点,并为哺乳动物中耳演化这个世界难题提供了以中国材料为基础的完整证据链。

研究为哺乳动物同源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并重塑了早期哺乳动物的系统发育。两篇研究论文于2024年4月18日在国际期刊《自然》上同期正式发表。




撰写:
编辑:
初审:
审核:
终审:
附件下载:
网站声明 |联系方式
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南二环13号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然博物馆 蒙ICP备18005174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941号
留言板
调查问卷